建筑物越高越易遭到雷击,午门比太和殿高,

故宫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其从明成祖永乐四年(年)开始建设之日起,便曾先后五次被焚毁,其中有人为因素,但也有雷击起火的因素,而其中遭受雷击和焚毁次数最多的,无疑便是三大殿之一的太和殿了。

太和殿

午门虽然要比太和殿高,但太和殿遭遇雷击的次数却更多

根据历史记载,明清时期故宫一共大约经历了二十余次雷击,其中太和殿多达6次,保和殿多达5次,而午门则只遭遇过两次。而截至目前,关于故宫建筑物遭遇雷击次数的统计中,太和殿同样最多(如下图),先后遭遇雷击10次,其中4次导致起火;而保和殿也遭遇雷击7次,其中3次导致起火;至于午门则遭遇雷击6次,其中1次导致起火。

我们知道,由于高大建筑物对大气电场畸变的程度比低矮建筑物更强,再加上高大建筑物发出的向上先导更容易与雷云发出的向下先导相接触,从而形成放电通道,因此高大建筑物往往比低矮的建筑物更容易遭受雷击。

然而,在故宫建筑物中,午门(37.95米)虽然要比太和殿(35.05米)更高,但太和殿却比午门遭遇的雷击次数更多,就连保和殿(29.5米)遭遇的雷击次数都要比午门多,这又是为何呢?

原因之一:除建筑物高度之外,遭受雷击概率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虽然建筑物的高度是影响雷击概率的原因之一,但却并非唯一因素。根据大量雷击事故的统计资料和试验研究总结出的雷击规律表明,雷击除了受建筑物高度影响之外,通常还受地质构造(土壤电阻率)、地面设施、地形和地物、建筑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具体到故宫来讲,故宫之所以频繁遭受雷击,究其原因,除了故宫建筑物相对较为高大这个原因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故宫周围有50米宽的护城河,城内还有蜿蜒的金水河,地下则有古河道。二是故宫院内草木和高大古树较多,其含水量较好,土壤潮湿。三是故宫基础是人工夯填的三七灰土和素土构成的多层结构,特点是防水性能好,电阻值相对较高,导电性能差。这三点原因,导致故宫地区土壤电阻率相对较低,为雷电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泄放通道,因而极容易受到雷击。

午门

从同属紫禁城前三殿的太和殿、保和殿遭遇雷击次数普遍较多的情况来看,除了高度之外,显然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至于太和殿和午门在地质构造、地面设施、地形和地物、建筑结构等方面有何差异,对雷击概率具体又有哪些影响,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原因之二:故宫建筑多次重建,高度或许会有变化

永乐四年(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开始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这次建造持续时间长达十四年,直到永乐十八年(年)才修建完成,就此成为明清两朝帝后的主要活动场所。然而,紫禁城作为皇权的象征,在历史上却先后多次被焚毁,尤其是太和殿便被焚毁了五次。

永乐十九年(年),就在故宫竣工仅仅一年后,便发生了大火,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均被焚毁,直到正统五年(年)才重新修建前三殿。

嘉靖三十六年(年),紫禁城再度发生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又全部被焚毁,直到嘉靖四十年(年)才全部重建完成,而前三殿也就此改称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

万历二十五年(年),紫禁城又发生大火,前三殿、后三宫再度被焚毁,直到天启七年(年)才复建完工。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年),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就此灭亡,而李自成则又很快被清军和吴三桂联手在山海关击溃,李自成撤离北京前则焚毁紫禁城,结果除了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之外,其余建筑全部被焚毁。清廷迁都北京后,顺治朝历经十四年才基本修复中路建筑。

到了康熙十八年(年)十二月初三,御膳房发生火灾,结果火乘风势,最终又引燃了太和殿,导致太和殿再度被焚毁。从康熙二十二年(年)才开始重建太和殿和紫禁城其余被焚毁部分,至康熙三十四年(年)才基本完工。

由于故宫建筑曾经多次焚毁和重建,尤其是太和殿曾先后被重建五次,在不断重建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完全复原,至于这些建筑的高度是否发生了变化,谁也不敢保证。例如康熙年间重建太和殿时,为了防火,便将太和殿两侧的斜廊取消了。

如上所述,虽然现如今的午门比太和殿要高,但由于两座建筑物均进行过重修,因此历史上两座建筑物的高低,实在不太好判断。而且,除了高度影响之外,太和殿、保和殿遭遇雷击次数较多,应该也受到了地质构造、地面设施、地形和地物、建筑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hehzx.com/thxwh/14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