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研究ldquo河朔第一古刹

白癜风的饮食禁忌 http://m.39.net/pf/a_6925077.html

“河朔第一古刹”辩

文/董家亮

民国时,河北道尹范寿铭(—年,当代史学家范文澜的叔父,曾任安阳、内黄知县7年)聘请顾燮光(—年)遍历太行山8年,访得自汉到元时期未著金石种,成《河朔古迹志》八十卷、《图象》一卷、《安阳金石目》一卷并刊行。范寿铭去世后,于民国十八年顾燮光又将他们收集的金石刻文加以整理,辑著《河朔访古新录》十四卷,请河南省博物馆馆长关百益(—年)题写书名。当时此书很受学界推崇并多次印刷。《河朔访古新录·卷二》说:“(安阳)县西南六十里宝山寺,齐(南北朝时北朝的北齐)河清二年建,隋文帝改为灵泉寺,规模至为宏敞。今虽已多倾圮(pi:倒塌),然碑碣造像自魏迄元一百数十种,为河朔第一古刹。”河朔(Shuò):泛指黄河以北地区。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安阳县灵泉寺遗址进行考古清理,编辑成《宝山灵泉寺》一书。中国文物学会会长、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在为此书所作的《序言》中说:“宝山灵泉寺,曾被称之为河朔第一古刹”。由此,宝山灵泉寺是“河朔第一古刹”的说法在当代广为流传。本文依据碑刻、典籍等资料记载,说明“河朔第一古刹”不是灵泉寺,而是安阳修定寺。一、修定寺创建比灵泉寺早60余年1.修定寺修定寺位于安阳县城西北35公里的清凉山东南麓峡谷台地上。唐开元七年(年)律师僧元昉撰《大唐邺县修定寺传记碑》(简称《传记》碑)载:“修定寺者,后魏兰若沙门释僧猛之所立也。法师俗姓张氏,少游邺境,唯工弋(yi:用带着绳子的箭来射鸟)猎,道缘将发,爰(yua:于是)降异徵。於此山下迂一麀(you:母鹿)鹿,应机饮羽,因即坠胎,曲躬遮护,更无惧意。乃叹曰:昔闻此兽死不择阴,今者怀恋麑(ni:小鹿)夭,轻命若是,我虽人也,诚不及之,悲恸潸泣(shanqi),遂挫拉弓矢,即於此地结构草庵,誓求真觉……栖迟此谷,积十余年,有一神虎常随翊(yi:帮助)卫……(北魏)太和十有八载,六军自北徂(cu:往)南,陈万骑於此山。孝文惊其灵异,爰诏立寺,以此谷四面山势,状类城陴(pi:城垛子),因此给额,名天城寺。”由《传记》碑知:北魏太和初年,僧猛在清凉山脚“结构庵”,修习佛法十多年。太和十八年(),孝文帝下诏立寺,赐名天城寺,正式建立寺院。太和十八年八月,北魏迁都洛阳。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敕建少林寺。修定寺创建年代虽然比少林寺早一年,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时代。一个是北魏迁都洛阳前,一个是迁都洛阳后。2.灵泉寺灵泉寺位于安阳县城西南30公里的宝山东南麓台地上。关于其创建年代有二则史料。⑴清嘉庆二十四年,安阳知县贵泰校梓的《安阳县志·金石录卷一》载:“灵泉寺大留圣窟题字碑,在大留圣窟洞侧,正书‘大留圣窟’4字。又有八分书:‘魏武定四年岁在丙寅四月八日道凭法师造’,字大三寸余,盖纪佛洞起於道凭如此。”年日本常盘大定、关野贞在《支那文化史迹》中说,他们曾亲到宝山灵泉寺游览,见灵泉寺大留圣窟题字碑,嵌在大雄宝殿前残壁上。题字碑今佚,不知在何处。年省文物局编《河南碑志叙录》载有“大留圣窟题字碑”拓片影印件。大留圣窟题字碑⑵《续高僧传卷第九·隋相州演空寺释灵裕传》记载:“宝山一寺,裕之经始,睿为施主,倾撒金具,其潜德感人”。这段话中的“裕”,指灵裕;“睿”,指娄睿。现在灵泉寺东南高台上竖立一通高大石碑,首行刻:“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明难品第六,寺檀越主、司徒公、使持节都督瀛冀光歧丰五州诸军事……东安王娄睿”。《北史卷八、卷五十四》记载娄睿任“司徒”的时间是北齐河清元年七月至河清三年五月。根据以上二则史料记载知:东魏武定四年(年)开始,道凭在宝山一个山洞里(后称大留圣窟)坐禅修佛;北齐河清元年(年)至三年,由道凭弟子灵裕主持、司徒娄睿出资,正式修建了宝山寺院。综上所述,北魏太和初年(),僧猛开始在清凉山脚修习佛法;太和十八年()正式建立天城寺(后称修定寺)。东魏武定四年(年),道凭开始在宝山一山洞坐禅修佛,北齐河清元年()至三年正式建立宝山寺(后称灵泉寺)。修定寺是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创建,而灵泉寺是北魏从洛阳又迁都到邺城之后的东魏时期创建。两相比较修定寺比灵泉寺创建早60余年。顾燮光“宝山寺,齐河清二年建”的说法也不准确。二、修定寺和灵泉寺高僧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住修定寺的高僧开初有僧猛、法上法师等;住灵泉寺的高僧开初有道凭、灵裕法师等。法上和道凭都是慧光的弟子。1.住修定寺的高僧《传记碑》记载,住修定寺的高僧在僧猛之后,“次有沙门法上者,汲郡朝歌人也,业行优裕,声闻天朝。兴和三年(东魏孝静帝年号,公元年)大将军尚书令高澄(cheng)奏请入邺,为昭玄沙门都维那(全国最高僧官的副手)居大定国寺。而充道首既非所好,辞,乐幽闲,不违所请,移居此寺(指天城寺),澄又别改本号为城山寺焉。魏历既革,禅位大齐。文宣登极,敬奉逾甚,天保元年(北齐文宣帝年号,公元年)八月巡幸此山,礼谒法师,进授菩萨戒,布发於地,令师践之;因以为大统(全国最高僧官);既见二水寺前合流,又改为合水寺焉;封方十里禁人樵采、射猎;仍给武官兵士守卫修营;三时视觐,四事无缺。”隋开皇三年,下敕改名为修定寺。法上法师(—年)从东魏兴和三年(年)至北齐灭亡的承光元年(年、北周建德六年)将近四十年一直任全国最高僧官,住在修定寺。《续高僧传卷第八·齐大统合水寺释法上传》说法上:“故魏齐二代,历为统师,昭玄一曹(昭玄曹是北朝国家管理僧尼机构的名称),纯掌僧录。令吏员置五十许人,所部僧尼二百余万,而上(法上)纲领将四十年,道俗欢愉,朝廷胥悦。所以四方诸寺咸禀成风,崇护之基罕有继采。”法上对佛法在中国传播作出杰出贡献。他撰《增一数法》40卷,将诸经论要点进行概括介绍,使“所有名教始从一法”;又著《佛性论》二卷、《大乘义章》六卷、《众经录》一卷,并行于世。北齐文宣帝命法上等20余人监译《大集月藏经》等八部五十二卷佛经。高句丽国(今吉林省朝鲜延边自治州)丞相慕其名,派僧来问佛教始末缘由、佛陀诞生灭度、何时传入中国等问题。法上还首次在中国制定寺规,“制寺立净,亦始于此”;改革僧服,“自上(法上)未任以前,仪服通混,一知纲统,制样别行,使夫道俗二异,上有功焉”。文宣帝事之如佛,凡有所言,无不承用。北周大象二年(年)七月,法上卒于合水寺,终年86岁。法上的徒子徒孙在南北朝以至隋唐在全国知名的很多。如法存、慧远、靖嵩、法愿、昙显等在《续高僧传》中均有传记。慧远(—年)《续高僧传卷第八﹒隋京师净影寺释慧远传》记载:北周建德六年(年)周武帝灭掉北齐,在齐境推行灭佛政策。慧远不惜性命当面与周武帝抗争。隋开皇七年,受诏为“六大德”之一进入国都长安;开皇十二年慧远与名儒李德林同月去世,隋文帝痛惜说“国失二宝也”!《慧远传》说慧远“大唐之称首也”。2.住灵泉寺的高僧道凭(—年)在北齐时和住修定寺的法上齐名,各有千秋。《续高僧传卷第八·齐邺西宝山寺释道凭传》中说:“故京师语曰‘凭师法相,上公文句’,一代希宝,斯言信矣”。意思是:所以北齐首都邺城的人们都说,道凭的讲说,法上的撰述,在当代犹如宝贝一样极其希少,这话是可信的。北齐天保十年(年)三月,道凭卒于宝山寺,终年72岁。黄卓越在《中国佛教大观》中说:“道凭四传到智俨,开辟了唐朝华严立宗的端绪”。他的弟子很多,最著名的是灵裕。灵裕(—年)是北齐和隋朝时著名高僧。《续高僧传卷第九·隋相州演空寺释灵裕传》记载:北齐时,灵裕在首都邺城讲经,“号为裕菩萨”;隋开皇九年(年)在宝山开凿大住圣窟。开皇十一年,隋文帝诏请进京“共营功业”。灵裕“咸集僧望,被评立国统(隋朝全国最高的僧官),众议咸属,莫有异词”。隋文帝“三敕固邀”,灵裕仍表辞请还。乃敕左仆射高颖等“诣寺宣旨,代帝受戒忏罪,并送绫锦衣服绢三百段,助营山寺,御自注额,可号‘灵泉’(宝山寺从此改为灵泉寺至今),资送优给,有逾常准”。灵裕涉猎广博,长于著述,章疏传记等总百余卷,流行于唐代(见唐朝法藏《华严经传记卷二》)。其隋大业元年(年)去世,终年88岁,弟子很多,见于《续传》的有慧休、法砺、静渊、道昂、昙荣、灵智等。慧休(—年)是道凭的徒孙,为唐初著名“毗昙师”。《续高僧传卷第十五·慧休传》记载:唐朝唯识宗创始人玄奘年青时曾到相州跟慧休学《杂阿毗昙心论》《摄大乘论》。唐武德四年(年)十二月,刘黑达谋反,相州官民弃城逃隐。慧休乃率学士(僧人)二十余人东赴相州,牢城自固,四方僧侣民众纷纷进城归附,又为官军送粮食物资,皇帝下敕嘉奖。后唐太宗征辽东路过相州还“亲幸其室,叙故陈道”。其贞观二十年去世,终年99岁。从《续高僧传》等记载可以看出:两寺高僧都为佛教在中国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但修定寺从北魏到东魏、北齐一直是皇家寺院,皇帝都曾到此烧香拜佛,住寺高僧是主持全国僧尼事务的“大统”;隋唐宋三朝是国家级寺院,皇帝都曾下诏保护;而灵泉寺在隋、唐时期才受到皇帝的重视。修定寺的法上比灵泉寺的道凭大7岁,但却晚去世21年。《齐大统合水寺释法上传》最后说,法上“终于隋初(年去世,年为隋开皇元年),灵裕法师资学有承”。意思是说灵裕继承了法上的佛学体系。三、遗存文物修定寺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灵泉寺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两寺都几经兴废,遗存文物至今都是国家级珍宝。年,国务院公布修定寺塔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国务院公布灵泉寺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修定寺遗存文物⑴修定寺塔尽管现在塔基被掩埋,塔顶和塔刹是现代人按唐代风格修建的,与唐宋碑文记载不符,仅塔身的块花砖、89种图案就足以让世人惊叹。考古学家誉为“中华第一华塔”;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称“甚属罕见”。现在国内专家学者认定修定寺塔是唐代建造,现仍保存在塔门楣上的一则石刻题记,就可驳倒这一结论。“林虑县令杨去惑、邺县令裴□康,游古。咸通十一年五月八日题。”----咸通:系唐懿宗年号,咸通十一年(),林虑令、邺县令说游览修定寺塔是“游古”。由此即可断定修定寺塔绝对不是唐朝建造。唐朝人游览唐朝建筑,能说是“游古”吗?年12月,我在国内唯一正式出版发行的国家级佛学权威刊物《佛学研究》发表《安阳修定寺塔建造年代考》;年,在清华大学《中国建筑史论汇刊》发表《修定寺塔中国之最》。核心论点是修定寺塔创建于北齐天保二至四年,是中国现存多座佛塔中年代最早者。北京建筑学院曹汛教授在《建筑师》连续发表三篇文章,呼吁对修定寺遗址“再做清理发掘和研究”;还说“把寺院遗址彻底揭示出来,足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⑵北齐皇帝供奉的舍利函年,省文物研究所对修定寺调查清理时发现,北齐天保五年四月文宣帝高洋、王母太妃等到修定寺拜塔时供奉的“舍利函”。其基座四周镌刻北齐、隋朝时期的两则铭文。这都是的研究中国佛教史非常难得的实物资料。还发现一批北魏、东魏和北齐时期残缺的陶质和石雕坐佛、菩萨和肋待头像等。⑶《安阳县金石录卷第十三补遗》清嘉庆四年(年),安阳知县赵希璜发现一批关于修定寺的“唐宋金元及无年代碑刻题记共十件”,将其辑录成《安阳县金石录卷第十三·补遗》一书。《清史稿卷·艺文志》对此书有记载。《卷十三补遗》现保存在国家图书馆文津分馆普通古籍阅览室,是研究中国佛教史以及修定寺、修定寺塔的重要依据。年省文物研究所在清理修定寺遗址时获《卷十三补遗》中《大唐邺县修定寺传记》碑残件。⑷修定寺塔西北的清凉山海拔米,是安阳地区最高的山峰。山顶有弥勒堂和鸡鸣石,在特定地点拍手或敲击石头,弥勒堂处会发出鸡叫的声音。2.灵泉寺遗存文物⑴东魏大留圣窟及窟内佛像东魏武定四年,道凭在大留圣窟禅坐。窟内东壁为卢舍那佛,北壁为阿弥陀佛,南壁为弥勒佛。佛像戴尖椒帽,是西方佛教的样式。有学者研究窟内佛像是北齐河清二年,娄睿资助修宝山寺时刻制的。

年卢舍那佛像

(尖椒帽)

年卢舍那佛像

⑵道凭法师双石塔其中一座上刻“宝山寺大论师凭法师烧身塔,大齐河清二年()三月十七日”。罗哲文先生称其为“现存众多的双石塔中年代最早者,且雕刻精美,堪称一绝”。

西塔

东塔

⑶北齐河清二年,司徒娄睿刻经碑二通其一,碑首行刻“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明难品第六,寺檀越主、司徒公、使持节都督瀛冀光歧丰五州诸军事……东安王娄叡》。其二,《大乘妙偈碑》。这二通碑现在竖立在灵泉寺东南高台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碑(局部)

《大乘妙偈碑》碑首

年拓碑时娄睿刻《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妙偈》碑状态⑷隋开皇九年,灵裕开凿的大住圣窟窟门右上角刻《开窟题记》;“大住圣窟大隋开皇九年己酉岁敬造”。窟门外两边刻:那罗延神王、迦毗(pi)罗神王。窟内有三个佛龛:北壁主像为卢舍那佛,西壁主像为阿弥陀佛,东壁主像为弥勒佛;佛龛两边共刻42尊小佛并有题名,为过去7佛和35佛。窟内门左边刻《世尊去世传法圣师像》;右边刻《大集经月藏分中言》《摩诃摩耶经中言》《华严经偈言》等佛经。

年北壁主像卢舍那佛

年北壁主像卢舍那佛

世尊去世传法圣师像

《大集经月藏分中言》

窟外刻《叹三宝偈言》《妙法莲花经·如来寿量品偈言·分别功德品中言》《胜鬘经》《大集经月藏分·法灭尽品初言》《十方佛名》《二十五佛名》《卅五佛名》《五十三佛名》《略礼佛忏悔等文》《涅槃经》等佛经。据日本专家考证,大留圣窟、大住圣窟是灵裕于开皇九年开凿石窟時命名的,含义是“留住大圣”,即留住释迦牟尼佛、留住佛法,是“末法”思想的反映。⑸唐代双石塔塔身有唐代游人题记和诗刻。

东塔

西塔

⑹浮雕塔龛年,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考古清理查明,在灵泉寺宝山、岚峰山有隋、唐及宋代浮雕石龛等共处(还有金元明清时期的佛塔题记碑刻等),都进行了编号,记录在年出版的《宝山灵泉寺》一书。其中最早的是宝山61号塔龛,隋开皇九年()正月建造,比丘法澄枝题塔;最晚的是宝山42号碑形龛,宋咸平四年二()建造。从形状看有塔形、尖拱形、佛龛形、屋形(殿堂式、亭阁式、房屋式)碑形等。

宝山61号塔龛

宝山42号碑形龛岚

凤山41号屋型

82号(唐永徽元年)龛

岚凤山34--37号塔龛宝山

在多座浮雕塔龛中,80余座仍存有清晰的铭文题记。塔名为支提塔、灰身塔、碎身塔、散身塔、像塔、影塔、灵塔等。这些浮雕塔龛年代跨度长,数量多,雕刻精美,且有明确记年及铭文,在全国仅此一处。北京大学宿白教授称为“宝山塔林”。宝山灵泉寺的佛像、刻经、塔龛、铭文等,对研究中国佛教史、建筑史、古代塔型、雕刻艺史等具有重要意义。⑺唐贞观十四年,灵泉寺(岚峰山)47号塔龛及题记

光天寺故大比丘尼僧顺禅师散身塔

《光天寺故大比丘尼僧顺禅师散身塔铭文》灵泉寺(岚峰山)47号塔龛,唐贞观十四年五月卄三日造《光天寺故大比丘尼僧顺禅师散身塔铭文》曰:“僧顺禅师者,韩州涉县人也,俗姓张/氏,七岁出家,随师听学遍求诸法/余年,忽遇当根佛法,认恶推善,乞食/头陀,道场观佛,精勤尽命。鸣呼哀哉/春秋八十有五,以贞观十三年二月/十八日卒于光天寺。门徒巨痛,五内/为摧,有缘悲慕,无不感切。廿二日送/柩于尸陀林所。弟子等谨以林葬之/法,收取舍利,建塔于名山,仍刊石图/形,传之于历代。乃为铭曰/心存认恶,普敬为宗。息缘观佛,不拣/秋冬、头陀苦行,积德销容、舍身林葬/镌石纪功/”。“当根佛法”是隋末唐初中原地区兴起的一个佛教宗派,名“三阶教”。2年,我撰写《安阳灵泉寺隋代〈礼佛忏悔等文〉石刻的清理发现及意义》在《佛学研究》(年刊)总11期发表;4年,撰写《三阶教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在《佛学研究》(年刊)总13期发表;并由此成为中国宗教学会会员。通过以上对修定寺和灵泉寺创建年代、住寺高僧对中国佛教史的贡献、遗存文物三方面分析,我们可明知:修定寺才是真正的“河朔第一古刹”。民国时顾燮光在辑著《河朔访古新录》时,可能没有收集到相关碑刻资料,也没有认真研究《续高僧传》的记录,只是根据他收集的资料进行推断,以致出现误解。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只是想说明这个问题,使今人不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年11月3日星期日于安阳

董家亮学术简介:

董家亮,年生,安阳县许家沟乡前西岗村人,曾任安阳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伦掌乡乡长、文化局副局长等职,是中国宗教学会会员。

★年,撰写《唐代选拔官吏制度的得失对当今的启示》,获省人才研究学会优秀论文奖,省委组织部来函“致谢”。

★年,省委书记杨析综来县视察,为县委书记撰写汇报稿,其中《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实现土地规模经营》部分,在12月23日《河南日报》头版头条刊登,还作为《河南省县级改革经验交流会典型材料之31》印发。

★4年市社科联《殷都社科》2期、封页三《社科人物》专页介绍董家亮事迹。

★2—年,在中国社科院宗教所主办、国内唯一正式出版的佛教纯学术刊物《佛学研究》(年刊)发表研究安阳灵泉寺、修定寺论文三篇。

★年3月出版的中国社科院宗教所张总教授著《中国三阶教史》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书籍,可在线阅读。该书第一章第四节介绍董家亮研究安阳灵泉寺的论著,并评论说:“董家亮先生虽非学者,行文中也有小瑕疵,但在研考的基本方面,却超过一些处于学者职位之人。”

★年,董家亮、马爱民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四辑(年刊),发表《修定寺塔中国之最》长篇论文。核心观点是:安阳修定寺塔创建于南北朝时北齐天保二至四年,是中国现存三千多座佛塔中创建年代最早者。

在发表之前,中央美术学院王其钧教授在给董家亮的电子邮件中说:“我和贵祥(《中国建筑史论汇刊》主编)。都认为您的文章(指《修定寺塔中国之最》)很有意义,尽管是地方作者的文章,观点、语言会和学者写文章的方法有区别,而一字不动的发表,会保持您文章的原生态。我们发表新观点时,好正式引用您已发表过的文章。您的调查很辛苦、很深入、很值得敬佩!贵祥老师那里正好有个建筑史顶级的发表阵地。假如有问题,请和贵祥老师或我联络。祝您工作顺利!

王其钧敬上年11月28日。

★王其钧在给董家亮的另一封邮件中说:“关于嵩山嵩岳寺塔一事,我同意曹汛和您的观点,已经在即将出版的一本《中国建筑史》提及。在这本书的第55页修定寺塔的文字中,提到您的名字和您的观点”。

其学术观点受到专家学者的赞誉,被多家书刊媒体引用转载。

联系方式:

★年,董家亮被聘为安阳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评审专家组成员。—年,主编《湖北省恩施市第二中学志》。

联系方式

--

董家亮

年9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hehzx.com/thxls/8543.html